[台灣-台南] 定神消逝五條港。台灣唯一風神廟


清乾隆4年(西元1739年),
巡道鄂善以臺灣地處外海,黑水溝船隻往來安危,
繫於神明保祐,所以奏請建廟專祀,
興於五條港之官道上,坐鎮府城。
並由台灣知府蔣元樞於乾隆四十二年大修,增建接官亭,領受聖旨。




風神廟建成之後,乾隆三十年(1765年),經臺灣府知府蔣允熹倡導,進行第一次重修工事。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府蔣元樞再度重修。蔣元樞除了修建風神廟外,並於廟之左側建一正廳三楹,廳後正屋一進,總共五間的接官亭,成為台灣門戶,領受聖旨與接待官員。

日本領臺後,大正七年(1918年),因市區改正,新闢街道,風神廟被拆除。大正十三年(1924年),重建風神廟,為今日建築之主要原型。民國四十六年(1957年),重修風神廟。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重新粉刷風神廟。

接官亭石坊為風神廟的一大特色,也是臺南巿現有的四個石坊(泮宮石坊、蕭氏節孝坊、重道崇文坊、接官亭石坊)之一,且是全省各石坊中最壯麗的。

接官亭矗立在風神廟廟口,清乾隆四十二年臺灣知府蔣元樞重修宮廳、廟堂,在廟左增建公館,廟前建亭坊,做為恭迎聖旨、迎送洗塵餞別之處。接官亭石坊為四柱三間二層,石柱為方形;刻有動物、鳥獸、花卉,相當精美,氣派非凡。

坊後有石造鐘鼓樓一對,為迎送或朝夕擊鼓鳴鐘之用。日據時期,拆除接官亭廳廟,光復後,鼓樓也拆除了,僅留石坊。


現在的風神廟又被掛上「光之廟宇」的別稱,但其實也不過是晚上會開燈而已。主要還是觀光的因素。

在廟宇內的白虎方壁牆上有一接官亭舊畫,亭前為當時的河道。也證實當時的五條港為河流,為台灣的重要門戶。


風神,係天體射手星座,為箕星之神格化信仰。由於民間傳說中的風神是主掌風力大小,因而對於早期必需倚賴風力才能航行的船隻。故一般航海業者或貿易商人,為求一帆風順,往往加以崇祀。

風神之信仰在中國由來已久,滿清雖以異族入主中國,仍加以崇祀。乾隆三年(1738年)時,朝廷甚至指定各地方官於風神等神誕祭祀之日時,必需由地方正印官主祭,文武職官員位列東、西兩班,共同參祀,以示隆重。臺灣地處中國東南沿海之島嶼,不論是官員履新或離任,往往需搭乘帆船,橫渡海峽。在造船技術及氣象資料掌握,仍處於不發達的清朝初期,神明的信仰可以說是航海安全的最大精神寄託。乾隆四年(1739年),巡道鄂善即以臺灣「邑處海外,舟楫往來,安危禍福,惟神司之。故春秋詣壇合祭之外,建廟專祀」。乃有風神廟之建成。


風神的判官桌






建築側面的馬背造型,底下素色無綴飾。


地址:
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開放時間:
AM7:00~PM9:00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從火車站搭88路公車,在神農街站下車,然後從神農街走進去。
從火車站搭99路公車,在接官亭站下車,然後右轉康樂街。
【自行開車】
開車走民權路可抵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