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特展,只剩三天,
對於古生物有興趣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
要趕快在結束前到科博館看一回呀!
結合超過上百件「甘肅地質博物館」與「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珍貴化石,以恐龍與哺乳動物化石之骨架與埋藏標本為主體,搭配科博館歷年來重要相關蒐藏140餘件,建構一齣恐龍滅絕與獸類崛起之演化大劇。更難得的是此次甘肅和政的獸類化石標本乃首次海外公開展示,更添可看性。
從龍到獸特展主要有兩個展區,一區為哺乳類時期的化石標本,一區為甘肅蒐藏的珍貴化石。為近年來最大的一次哺乳類古生物特展,所有具有代表性的出土化石幾乎全部到位,錯過了還真的是滿可惜的。
甘肅地區地處青藏高原北緣,數億年來開展的祁連山版塊規律運動,歷經版塊裂解、造山運動、地型發展等變化,完整的記錄了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地層演化,同時也讓中生代的恐龍和新生代的哺乳動物創造了極佳的生存環境,所已物種蘊藏豐富。除此之外,甘肅地區因為大陸季風所帶來的大量風沙推疊,而形成了穩定的沉積,保存了多元完整的化石紀錄,也讓中國發現的恐龍與古生物種類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化石出土國。
這次的展覽確實是非常的精彩,完整展現出了哺乳動物的生存進程,讓人看得目不轉睛。
其中也含了極具特色的展品。
亮點展品:
- 全長30公尺,亞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蜥腳類恐龍—炳靈大夏巨龍
- 具有世界最大植食性牙齒的巨齒蘭州龍
- 全中國最『胖』的恐龍—黃河巨龍
-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政羊
- 世界體型最大的鬣狗
- 世界數量種類最豐富的三趾馬動物群
- 世界最完整的鏟齒象化石發育系列
- 世界最早的長毛犀牛—披毛犀
- 世界上頭骨最大的真馬
一進『獸館』便可以看到一副二齒獸的化石。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陸生脊椎動物,目前稱其為哺乳類的祖先。
二齒獸屬(學名:Dicynodon)又譯二犬齒獸,意思是「兩個類似犬的牙齒」,是種繁盛於二疊紀晚期的草食性似哺乳爬行動物,屬於獸孔目二齒獸下目。如同其他二齒獸類,二齒獸是草食性動物,除了突出的兩顆長牙外,嘴部缺乏牙齒,故得名。牠們可能用類似烏龜的角質喙狀嘴嚙食植物,而長牙可能用來挖掘根或塊莖。
二齒獸類在二疊紀中期首次出現,在一陣快速的演化輻射後,成為晚二疊紀最成功且繁盛的陸地脊椎動物。在這段期間,牠們佔據大量多樣性的生態位,包括大型、中型、小型、與短腿穴居的動物。
在二疊紀晚期,可能因為逐漸的乾燥,牠們迅速地衰落,而大型草食性動物的位置被蜥腳形亞目恐龍所取代。 隨者肯氏獸科的衰落與滅亡,合弓綱不再是大型優勢草食性動物。直到古新世中期,犬齒獸類的直系後代哺乳類興起,在恐龍滅亡後快速地繁盛、多樣化。 過去認為二齒獸類在三疊紀末期完全絕種。但是最近的證據顯示二齒獸類在岡瓦那大陸南部(現在昆士蘭)存活下來。
如果屬實,這將是地質歷史上的另一個「拉撒路物種」(Lazarus taxon)實例;拉撒路物種意思是那些在化石紀錄中突然消失又出現的物種。
第一部分的展品主要以哺乳動物的種類為區分方式,依照分子學的研究成果展示出幾個木種的動物化石櫥窗,但哺乳類的種類繁多也沒有一一列舉。
其中比較吸引我的是擁有雷獸的奇蹄目櫥窗。
腔齒犀,俄羅斯出土!
腔齒犀的特徵為全身披覆著長毛,因此也有人稱為披毛犀(Woolly Rhino)。其重要特徵為鼻骨及額骨上有兩前後排列且突起的角,門齒已經退化,臼齒為高齒冠,臼齒外壁呈波浪狀褶皺,以利於矮樹叢中咀嚼粗糙的草類與樹木的枝葉。
再原始穴居人洞中曾經出現在壁畫上,曾經與人共生。
超霸氣的王雷獸!
王雷獸肩高2.5米,外觀像犀牛,鼻上擁有一個叉狀像角的突出物,末端粗鈍。很多王雷獸的化石都是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及內布拉斯加州發現。一些王雷獸的標本在暴雨下被印第安人的蘇族所發現,他們相信王雷獸在雲上產生雷暴,故稱牠們為「雷獸」。蘇族所發現的王雷獸骨骼,大多是被當時仍是活躍的洛磯山脈火山爆發時殺死的。
安氏大唇犀,(學名Chilotherium)是犀牛的祖先。牠們生存於中新世的中國蒙古。大唇犀的下唇比上唇大,下頜骨粗狀成鏟子狀。上顎沒有門齒,下顎的門齒闊大,並且向上彎。頭部比現今的犀大稍大,頭顱骨沒有角。
大唇犀矮小,四肢短小,每肢有三趾。大唇犀是草食性的動物,生活於沼澤地帶。
穴獅
劍齒虎與其他貓科動物比較
庫班豬,豬的祖先原來很霸氣。
山西獸(Shansitherium)是已滅絕的駝鹿或像鹿的長頸鹿,生存於中新世的中國山西。牠們是薩摩獸的近親,一些學者更認為山西獸是薩摩獸的異名。
這次的亮點之一,巨鬣狗,在和政地區有大量的出土,為現在獵犬的四倍大,比獅子還要大隻,可以和雷獸與大唇犀作戰,是當時非常具有威脅性的肉食動物。
接下來的展區,策展人將和政地區出土的化石依照時代區分,從距今三千萬年前到二十五萬年前。
而第一個區域是巨犀動物群,主要生活在三千萬年前的晚漸新世時期,當時還是以森林為主,所以擁有許多大型的陸生哺乳動物,其中巨犀是目前所發現體型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站立達七公尺,重有十五公噸,其中以準噶爾巨犀為世界最大。
而本展區主要以四菱齒象為本區特色。
接著則是鏟齒象動物群,距今1500~1200萬年前的中中新世時期。此時森林更加茂盛,氣候炎熱濕潤,而鏟齒象的鏟板推測是用來挖掘淺水中的植物。
斯氏弓頜豬,是在中國甘肅省發現的中新世豬科動物。
此時期的特色物種庫斑豬(Kubanochoerus)
是一屬大型及長腳的豬,生存於中新世的歐亞大陸。其下最大的物種是巨庫斑豬,肩高達1米及重500公斤。牠們的頭部很特別,眼睛上有細小的角,雄性的前額更有大角。估計雄性會以這角來互相比拼。牠們在中新世末滅絕。
這次最讓我喜歡的巨鬣狗化石。
古長頸鹿(Palaeotragus),又名古鹿獸或古麟,是非常大型及原始的長頸鹿,生存於中新世的非洲。 古長頸鹿屬下有兩個物種,分別是P. primaevus及P. germaini。P. primaevus較為古老,是在中新世早期至中期的地層發現,而P. germaini則是屬於中新世晚期。P. primaevus沒有鹿角,體型較為細小,肩高少於2米。P. germaini則有一對鹿角,外觀像短頸及高3米的長頸鹿或霍加狓。
中華羚,牛科。
接著是三趾馬動物群,距今1200~5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為炎熱半乾燥的草原環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物種為三趾馬。
和政地區鎮館之寶,為和政地區所產出世界上唯一的物種。
體型雖然和羊很像,但他其實是美洲麝牛的祖先,從中國遷居過去。
後貓的犬齒是介乎劍齒虎長而扁平的犬齒與現今貓科短錐齒之間。
河南獸,長頸鹿的祖先。
近拍和政羊頭
薩摩獸,長頸鹿的祖先。頸部非常的長。
到中新世晚期古麟進化為薩摩獸(Samotherium)。上新世,薩摩獸分化為兩支,一支係霍加狓,另一支係最早嘅現代長頸鹿。
三趾馬,體型有點像現在的小馬,其實它優雅的型態,已經十分接近現代馬,,最大的差別是它仍保有三趾的特徵,但是體重已經大多由變強壯的中趾所負擔,其餘二趾已不太有作用。它也是在馬類的演化歷程中,眾多分支的其中一支。在中新世時,也就是距今大約二百萬年前,它們的棲息地開始從北美洲草原,逐漸擴散到歐亞大陸及非洲。
薩摩獸頭骨。
帥氣劍齒虎。
變異副鬣狗,已經與現代的鬣狗相似。
大唇犀(學名Chilotherium)是犀牛的祖先。牠們生存於中新世的中國蒙古。大唇犀的下唇比上唇大,下頜骨粗狀成鏟子狀。上顎沒有門齒,下顎的門齒闊大,並且向上彎。頭部比現今的犀大稍大,頭顱骨沒有角。大唇犀矮小,四肢短小,每肢有三趾。
最後進入真馬動物群,距今260~25萬年得更新世時期,氣候已經變得寒冷而乾燥,生物的主要組成為埃及馬以及埃及犀。
披毛犀,披毛犀(學名:Coelodonta antiquitatis),又名長毛犀牛,是一種已滅絕的犀牛,生存於更新世,並在冰河時期存活了下來。披毛犀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而其近親的板齒犀則生活在南方。披毛犀有一隻扁平的角,可以推開雪來吃草。牠亦有一層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來在寒冷的環境保持溫暖。
披毛犀被早期人類的獵殺,可能是其滅絕的成因。在未發現波蘭的完整標本前,牠的體形只有從石洞壁畫中得知。這個標本是一頭雌性披毛犀,現正存放在克拉科夫的博物館內展覽。披毛犀一般生活在歐洲北部,並在英格蘭及北海的寒冷及乾燥沙漠中很普遍。披毛犀與真猛獁生活在同一時代。披毛犀的近親蘇門答臘犀牛仍然在東南亞存活,但卻是極危物種。
尼河灣巨虎
埃及馬為世界上目前所發現最大的真馬,已經從三趾變成方便快跑的一趾。
短角麗牛,目前發現最早的真牛。
麗牛化石的最低層位的絕對年齡為距今255萬年左右,即早更新世的初始階段。
劍齒虎
最後一區展示了古生代的麟齒魚以及現生哺乳類的骨骼。
其中在哺乳類發展進程中極具代表性的白犀牛依舊與過去相差不大。
獸聽的展品實在是讓浪浪感到震撼,這還真是一場吸引人的古生物展覽。
也很慶幸自己能再忙裡偷閒花了三個小時仔細觀賞每一組展品。
獸館的連結於下方~!
[展覽-台中] 國立科學博物館。「從龍到獸:大滅絕與大演化特展」的古代震撼(龍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