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台南] 記憶的容器。台南億載金城(二鯤鯓砲臺)


台南,從小到大出遊的好去處,
完善的旅遊系統與豐富的景點和文化,真的很喜歡台南的氛圍,
而億載金城就像赤崁樓與安平古堡一般,
對於台灣人來說有一種沒去過很奇怪的感覺,
記錄著台灣重要的歷史,也時常出現在各個時期的教科書之中。



二鯤鯓砲臺,或作二鯤鯓礮臺,舊稱安平大砲臺,現在一般俗稱為億載金城,是一座清朝時建立的砲臺。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為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家一級古蹟。

當時沈葆楨聘請了原在馬尾造船廠工作的法國工程師帛爾陀(M. Berthault)及魯富設計砲臺,而帛爾陀在設計時則參考了巴黎的外圍防禦工事。

該工程從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開始動工,直到光緒二年(1876年)八月才完工,而光緒年間亦有再加以修建。而在這之後二鯤鯓砲臺在中法戰爭和乙未年(1895年)劉永福抗日時,都曾對敵砲擊而發揮了其防禦外敵的功能。


鯤鯓或鯤身為臺江內海中的沙洲與其地名,絕大部分位於今日的臺南市。

一鯤鯓為灰窯尾,而今日安平古聚落則位於上鯤鯓,兩者合併為安平全島。而二鯤鯓為今天安平國中到億載金城一帶;三鯤鯓在現今億載金城南邊對岸處,安平新港之北,已與漁光島相連為一島嶼;四鯤鯓就是現在的下鯤鯓,今天也單稱「鯤鯓」;五鯤鯓為現在臺南市的喜樹地區,而六鯤鯓則為現在的灣裡,七鯤鯓則是現在的高雄市茄萣區白沙崙。

(由於文獻不足,也有一說六鯤鯓是現在的喜樹、七鯤鯓是現在的灣裡)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砲臺周圍有護城河圍繞,過去要進出砲台只能經由東面門洞可升降的木橋進出。門洞厚達21公尺。

原本億載金城在日據初期遭到荒廢,直到後來日本人將其列為府城名勝,遂又予以整修,並將原本進入砲臺的木橋改為飾以洗石子的鋼筋混泥土橋。

所以這個橋算是日本時期留下得古蹟。


沒有想要過於介紹億載金城,畢竟對於這個幾乎可稱為台灣代表性建築的老建築,沒有人對他是不熟悉的。


方行的砲塔有四個突出的稜堡為主要防禦工事,上面架有砲台並設有彈藥庫。

因為砲台出較高可以防止敵方直接傷害到碉堡內的防軍。




日本二戰兵敗後,為了支付戰敗的欠債把原本留下的砲台全數賣掉僅留下一具。



中庭為昔日的練兵場。



一年前XD

還好年輕啊~!  還記得那天可是從安平古堡走路到億載金城唷~!


中庭的沈葆楨銅像。

牡丹社事件過後,清廷為了避免日軍再次犯臺,遂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以欽差(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身份來臺處理此事。

這段時間裡,沈葆楨在臺灣規畫並進行了許多事宜,而興建二鯤鯓砲臺便是其中的一件。已加強台灣的防禦能力。


兵房與小礮彈藥庫遺跡。


現在的億載金城與小時候來的時候感覺差很多。




滿不喜歡的鴨子船,放在這裡實在格格不入,好歹也做的復古一點結合古蹟特色,實在是滿沒有品味的。

這篇文章主要還是紀錄一下鮮少在網路露面的自己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