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雄] 高雄人的觀夕平台,西子灣雄鎮北門



艷紅的夕陽斜照,大船緩緩入港
在故鄉,有一個能夠讓人感到平靜的港口,

欲把高雄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是高雄人的集體記憶
美麗而簡單



西子灣沒什麼需要介紹,她已經太有名氣使得她太過於擁擠
一車又一車的大陸客湧進,許多角度的她已經不再那麼神秘而浪漫
現場也不再像相片中這麼讓人感到平靜,反而總是有一些騷動打擾著關夕的人們。

但雄鎮北門的觀景台卻還是幫我們保有了一些分離空間,小小的腹地,這是觀光團不會來的地方,也感謝旅行團的淺規則,在每個淪陷的景點都保留了一些屬於在地人的小空間。


雄鎮北門據說為鄭經在於永曆卅五年(1681年)建於哨船頭信號山麓築城門,門洞高一丈二尺(約3公尺84公分),寬二丈二尺(約7公尺24公分),厚四尺(約1公尺68公分)。

城牆為三合土及紅磚砌成,是旗后的鎮北門戶,扼控海疆險要,位於哨船頭往西子灣中山大學的馬路邊小山丘上,也是清代從旗后往鳳山舊城的交通要衝,目前大砲已不存在,只剩弧型砲座,是打狗港區僅存的唯一明鄭時期城門,被台灣列為三級古蹟。


雄鎮北門比中山大學外的廣場地勢較高,看到的海平面會比較完整,也可以看到底下的人潮來來去去,雖然稍微影響了景緻,不過只要轉換一下觀景的角度,這裡的平台可以滿足許多對於寧靜片刻的一些期待。

以下幾張照片有點時間了,大約是年中吧,當時市政府正在維修新廣場,希望能讓原本停滿車的空間變得整齊一些。也維護了閒置許久的舊房子,改成餐廳。




太陽從港區的出海口緩緩落下,可以看到兩邊的堤防各有一支警示柱提醒要出航或回港的船隻。對於許多討海人來說,這裡就是回家的第一道門。

西子灣這邊的船相較於前鎮和旗津比較沒那麼多。從以前到現在逐年遞減,而且這裡屬於觀光漁港,也不會有貨櫃船出入,想感受大船入港的朋友可能要換個地方了。

不過若只是想觀海看夕我想能和西子灣相提並論的地方在全台灣屈指可數。


雄鎮北門觀夕平台位於旗後燈塔與中山大學之間,有270度的不同景觀,和大家簡單分享,一個不同於英國領事館和中山大學的西子灣日落。

另外,對岸旗津燈塔下的步道關夕也很有一番味道,下次再與大家分享。



回程,到鼓山渡船頭走走,這裡是高雄最貼近民眾的港區,但他滿小的。



滿喜歡這裡的,這幾乎是高雄人從小到大的記憶。

許多人第一次和同學一起出遠門郊遊的地點都是其腳踏車到西子灣再搭船到旗津,我想這附近的景點也是高雄對小朋友來說最方便也最安全的地方吧。

感覺上就像是台北的國高中生去淡水,高雄的孩子到鼓山旗津,雖然不一定準確,但河流與海洋都是我們重要的故鄉印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