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讓沒落的文化小鎮不再消逝,返鄉青年何培鈞


回到第二個故鄉竹山,紮根然後投資於此,為的不只是一個念舊的心,而是為了改變消失中的家園,創造永續生活圈。培鈞的故事並沒有停止於民宿的成功,他熟知這片土地,並且用心思考,他該如何讓竹山變得更好,而那個更好不只有他自己的事業,而是讓整個竹山的產業再次活化,讓年輕人留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




讓沒落的文化小鎮不再消逝,返鄉青年何培鈞

文/ Shock! 三峽客地方媒體總編輯、文字工作者 趙浩宏(浪浪)
圖/ 天空的院子提供

儘管聽過許多次演講、看過不少專欄報導,只要何培鈞再次站上講台上,總是有辦法讓自己以及現場重新燃起追尋夢想的熱血以及勇氣,無論是年輕的創業者還是已經步入社會的成年上班族,何培鈞的每一句話和全新的行動總是像一次又一次的風潮鼓動,讓我們拾起力量,拉出滯留夢想的抽屜,重新審視自己;甚至出現一股衝動,想要前往竹山一看,感受那個滋養夢想的老宅是如何讓夢想成真的。

在竹山創立的民宿「天空的院子」從負債興建至今成為中台灣最美的民宿,已然邁入第十個年頭。從一個資源缺乏的偏鄉小鎮出發,培鈞的故事充滿挑戰與勇氣,就像童話故事一般「年輕人拯救了老屋,而老屋給了他無盡的寶藏」。

挑戰與永不放棄

「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成功的,我甚至曾經連該怎麼放棄都不知道。」老宅民宿的概念起初只是因為大學時期對於一間老屋的單純感慨,關於文化與故鄉,讓他決定「回到山上找文化」。當時的竹山,是一個人口外流嚴重而且沒有產業興盛的偏遠鄉鎮,為了在竹山紮根,當時是門外漢的培鈞一個人跑遍16間銀行,僅僅依靠「如何跟銀行借貸寶典」借到1500萬,買下900多坪的建地,就算至今回想起來仍舊熱血。但真正的挑戰卻是在民宿蓋好以後。

整整一年,培鈞與表哥古孟偉從破損的屋頂與舊牆開始修起,自己備材、設計、裝潢,讓整座古厝重新展現在被遺忘的故鄉,他看著古厝感到驕傲,但有誰會來這裡住?

「『天空的院子』正式經營的第一個月,收入只有8000元,但是貸款要交6萬。」何培鈞回憶起當時的情境記憶猶新,僅有自己一個人,沒有經驗的他一開始實在毫無頭緒,但他卻沒有選擇放棄。他開始四處尋找可能的客戶,打電話、寄信給各個單位,直到有一天他得到了南投文化局的回應,說要包下一晚但音樂家馬修連恩來這裡住。「我做足了準備,等待機會來敲門」培鈞那一晚費盡所能招待這群難得的客人,和他們介紹竹山還有這個深具意義、裝潢講究的老宅新屋。那天夜裡被感動的音樂家向他許了承諾,他希望能幫助培鈞,他要做一個與「天空的院子」同名的音樂專輯。而就在那一年,這張專輯獲得了金曲獎,而「天空的院子」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美麗民宿。

不只是念舊

回到第二個故鄉竹山,紮根然後投資於此,為的不只是一個念舊的心,而是為了改變消失中的家園,創造永續生活圈。培鈞的故事並沒有停止於民宿的成功,他熟知這片土地,並且用心思考,他該如何讓竹山變得更好,而那個更好不只有他自己的事業,而是讓整個竹山的產業再次活化,讓年輕人留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

因為這個強烈的信念,他持續前進,設計各式各樣的計畫並且四處連結資源,創立了屬於大家的「小鎮文創」,他重新創造了一個鼓勵青年與在地產業投入的環境,讓來自各地的年輕人到他的創意基地運用自己的專長幫助老鎮,交換住宿與老聚落的感動。對於培鈞來說「人,才是台灣最與眾不同的特色。」奇蹟似的讓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越來越密切,打造嶄新的文化觀念,找出一條屬於自己甚至樂於分享的道路,而這條路至今依然在努力延伸。

現在的「小鎮文創」已經不同於以往,他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團隊以及來自各地朋友的支持。而出自於竹山反饋於竹山的概念也在「天空的院子」內落實,包含客房內看得到的所有用品,包含棉被、肥皂、擺飾,或者食用食材等,全都產自於竹山在地,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讓來自各處的朋友看見竹山。而培鈞也時常不吝的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鼓勵各地的年輕人用理性的態度投入感性的夢想中實踐。

而在最後,培鈞依然不忘感謝過去的朋友「這一路以來我真的受到很多人的幫助,我真的很感謝他們。」

還有一間與培鈞惺惺相惜的老屋。


(本文版權已經授權文化部,並且刊登在文化部 台灣社區通網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