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高雄] 我們的前面是什麼?2013年FORMOSA雕塑雙年展在駁二


注意到這一次的雕塑藝術展,並不是因為喜歡雕塑,
而是因為 一個吸引人的題目,
「我們的前面是什麼?」

從傳統到現代,我們摧毀了桎梏的藩籬,
將生活與藝術發展到一個同時創造也失去格新的時代,
歸納眼前所見,演繹腦中所思,
我們在迷惘的時代氛圍中捕捉消逝的感性。
然後默哀消逝的感性......

然而,我們的前面是什麼?


2013年 FORMOSA 雕塑雙年展取名自1985年極簡藝術宗師林壽宇老師在首次大型雕塑比賽中的獲獎作品「我們的前面是什麼?」,期許台灣的雕塑藝術能脫離以往過於封閉的窘境,有所突破,並開拓新的藝術型態。而這次的雙年展以此主題邀請了國內30位知名的雕塑藝術家,藉由他們各自不同的雕塑領域重新腦力激盪、彼此交流,以開放多元的實驗態度擴展雕塑藝術的疆域,用全新的展品來突破後現代主義下的藝術侷限。

這次的展覽地點在高雄駁二的P3倉庫,分室內展場和室外展場,展期從2013年十二月30日到2014年三月2日,不收費免費進場。

雖然現場有不少人只是想來拍照的,但也是有很專業的志工在這裡講解展品的意境與創作緣起。重點是每件展品都是由台灣最頂尖的藝術家所設計,也都有著有趣的創作故事與設計意涵,值得前來一看。


對於浪浪來說,三十件展品並不是每一件都能讓本看官喜歡,各人口位是滿重的,但其中還是有幾件讓喜愛欣賞藝術的浪浪看到後覺得很有感覺。


第一件讓我喜歡的是徐薇蕙的《你是我溫柔的武器》,這組作品是徐薇蕙以硬化面膜製作而成,將數百個面膜組成一道蕾絲圍籬,不仔細看還真不會發現這道牆是由一張張的臉組合而成。

其實徐薇蕙的一系列面膜作品早在2012年就有展出,在《你是我溫柔的武器》系列中,徐薇蕙慣以輕柔的面膜織構成不同類型的槍枝組合,化身陽剛的武器。利用這些由紅潤笑臉組成的粉色柔軟類蕾絲質感,牽引出一股外柔內剛的衝突與矛盾,表達女性在柔美形象裡所隱藏的剛毅力量。



第二件吸引我的作品是楊北辰的《紙袋3號》,雖然以技術來說「物質轉換」對於很愛看陶瓷藝術的浪浪來說已經是老梗了,但是把木材那麼淋漓盡致的轉化為牛皮紙,依然讓人感到驚奇。尤其是那皺摺與營造袋子包圍空間的感覺,這技術真的十分高超。


第三件就厲害了,是任大賢老師的《現性空間》。

雖然任大賢使用線條已經行之多年,但是這次的作品更是突破了以往的格局,重新投射進人性思維中,以鐵線勾勒出我們對於家庭的想像,把家裡客廳的擺設再次搬到我們的面前。而這種將熟悉事物從私密的家中位移到公共空間的轉移,讓親密與陌生在觀看者的心中產生衝擊,出現矛盾。用一個弔詭的意境直接挑戰當代人們對於家的想像與現實,並且詰問我們,家與生活的本質與意義到底是什麼?





第四件作品則是讓我超級想要擁有!王耀俊先生的《抓耙》和《鐮刀》

由於作品的解釋和我喜愛他的想像真的差太多了,所以就不多做說明了。但是王耀俊先生也有強調,他會選擇從事勞動生產的工具與木雕節合,是為了再現人們內在心理與私密經驗,並且探問人與物的意義與本質。

而這讓我想到了三年前的一場關於人類異化與行動者的課題辯論。




當然很多作品都沒有很喜歡,畢竟展覽看多了胃口確實也慢慢變大了,真的有許多藝術家的東西有點了無新意。

那還不如像洪易老師設計一些討喜的動物塑型,也許意涵不高但大家看了心情好,所已列入第五樣推薦展品。這隻是梅花鹿,後面還有三羊開泰。

剛好最近很流行療癒呀!

說到洪易老師的作品我確實也滿喜歡的,如果基隆人一定看過他的作品,基隆港邊就擺了幾隻鴨子和一隻短短的龍,那些就是洪易先生的作品,還有花博公園也有好幾隻呢。


第六件,王志文先生的《銅人式》也讓我覺得很有感觸。

他用不曾比例的小板凳來象徵成年人生活的壓抑與心理束縛,確實是一件滿有感覺的作品,題目也取得很有意思。


第七件是來自一直有注意的張乃文老師的作品《大紅人的雜務》。

象徵正義的關公手中拿著的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一個拖把,看起來英雄有志難伸。諷刺過去的傳統價值到了今日毫無用武之地,隱喻正義的伸張在現今沒有明確價值標準的社會底下失去了作用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是一個很有創意,卻發人省思的幽默作品。果然大師就是不一樣。


讓我喜歡的作品就以上七件,但呂東興的兩隻「手印貓」也滿有趣的,但對於他的意境倒是沒什麼體悟,話說是要展現神與獸、聖與俗的對照,我倒覺得還有那麼點差強人意,這樣的配色我倒覺得有點譁眾取寵,只有個手印也稱不上是聖,有點俗到是了。至於貓的身形也有點普通不夠真實。

期待老師下次能有更有趣的展品。


陳奕彰老師的作品,比起之前很讓浪浪喜愛的生魚片系列作品,有點普通......

但還是滿受到大陸客喜愛的XD


老實說,這次的雙年展感覺沒有期待中那麼精彩,真的能打動人心的作品仔細看完不超過五件吧。我們的前面是什麼?我想是要有更多的突破吧!

公共藝術與大型雕塑的領域台灣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能同時擁有美感、藝術價值而且讓人感動的作品至今依然難以看見。

那還不如傳統雕塑家對塑型一隻水牛和牧童的細心投入來的讓人感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