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一次背著大背包上山去,已是兩年前。
除了開心,更多的是懊悔,
懊悔自己竟然那麼晚加入登山社,
投入美麗的山巒與母親台灣的懷抱之中。
投入美麗的山巒與母親台灣的懷抱之中。
這篇文章純粹想紀念兩年前難忘的隊伍,霞喀羅古道。
感謝一路上教導我的好朋友們,感謝將生命與勇氣託付給彼此的大家。
這樣的信賴感說真的除了登山社絕無第二,畢竟將生命交付彼此的情況實在太少了,
但為了極致的美景與對於土地的熱愛,
我們接起牽絆,一步一步前進。
一、隊伍名稱:霞喀羅古道
二、日期:99年11月27日~28日 三、社團名稱:台北大學登山社
四、領隊:曾佩瑜
五、嚮導:古育家
六、人員:李睿耆〈器材官〉、何欣倫〈糧食官〉、陳家琳〈糧食官〉、賴思妤、趙浩宏〈醫藥〉、林彥男、小目、王楚涵、曾慶安、婷萱、陸浩文、謝哲安、學長
七、記錄:浪浪
八、男女比:9男:6女
九、新老手比:8新:7老
十、參考資料:
1. 片段網路資料
2. 百岳圖
十一、預定行程:
第0天 09/26〈五〉:台北大學 →新竹五峰鄉 清泉段登山口C0
第1天 09/27〈六〉:C0 登山口 →霞喀羅駐在所 → 田村台駐在所 砲台遺址 → 霞喀羅吊橋 → 白石駐在所 C1
第2天 09/28〈日〉:C1 白石駐在所 → 白石吊橋→ 馬鞍駐在所 → 栗園駐在所 → 養老登山口
十二、實際行程:( 同預定行程 )
第0天 09/26〈五〉:台北大學 →新竹五峰鄉 清泉段登山口C0
第1天 09/27〈六〉:C0 登山口 →霞喀羅駐在所 → 田村台駐在所 砲台遺址 → 霞喀羅吊橋 → 白石駐在所 C1
第2天 09/28〈日〉:C1 白石駐在所 → 霞喀羅吊橋→ 田村台駐在所 砲台遺址 → 霞喀羅駐在所 → 清泉段登山口
第1天 09/27〈六〉:C0 登山口 →霞喀羅駐在所 → 田村台駐在所 砲台遺址 → 霞喀羅吊橋 → 白石駐在所 C1
第2天 09/28〈日〉:C1 白石駐在所 → 霞喀羅吊橋→ 田村台駐在所 砲台遺址 → 霞喀羅駐在所 → 清泉段登山口
十三、補充資料
1. 所經山頭:霞喀羅大山 H2234 (中級山)
2. 野生動物:夜梟
3. 路線展望:無
4. 水源狀況:石壁水源豐沛
5. 植被狀況:全程為變葉木林,包含日本山栗、櫟樹、楓樹、槭木等變葉木。
因為是第一次出隊所以也沒有多做作業,和學習怎麼紀錄,所以缺少細節紀錄。
今年十一月會再去一次,再補上詳細紀錄。
開始學習地判以及方位判定。
此時的浪浪連地圖都不太了解,感謝夥伴們的耐心教導。
滿地楓紅,不過似乎來的過早,依然有很多變葉木尚未變色。
十月中旬以後可能更適合。
第一次看道社長家琳,外號刺激。
旁邊明明有路不走,偏要走又滑又晃的斷橋,覺得她也太有趣了。
來到傳說會看到日本兵的白石駐在所,以前還真的是個古戰場。
白石駐在所
位於11.8k處,標高1629公尺,為古道上目前保留最完成的駐在所,辦公與住宿建築體仍保留完整,前方空地或駐在所內,均適合在此紮營過夜(水源要從9k或10k事先取水),為古道上的中間點,一般山友大多選擇在此大休息及午餐,單程往返者則以此為折返點。
往前1.2k便是白石吊橋,但一路陡下,回程則相當辛苦,須注意時間的控制。
白石介紹(薩克亞金)~節錄自解說牌內容:
白石又稱薩克亞金,泰雅族語Sakayachin意指可用做磨利刀鋒的亮白石頭。
1917年大正六年與1920年大正九年兩次霞喀羅群與日警的嚴重衝突之後,即所謂「霞喀羅事件」,薩克亞金社基於血親同盟的關係,展臂容納來此避難的部份霞喀羅群族人。
而此處在警備道開通後更被日人視為重要的戰略據地,於1922年,大正十一年設置薩克亞金駐在所,在東翼小丘上設有砲台、西側設有瞭望台,原基地四週並設有削尖木椿與夯土雙層圍牆,可謂戒備森嚴。自1926年「鹿場連嶺道路」系統完成之後,此地成為通為檜山方向的起點,與田村台並列為當時登山健行的重要驛站。(檜山可到大鹿林道接往大小霸)
國民政府於36年接受後改稱「白石派出所」,直至民國78年隨著最後一名駐警的離開,而正式終結了這條舊道的警戒色彩,取而代之的是行旅山間的人們休憩落腳處。
老實說,這一晚還真的遇到了毛骨悚然的事情....
不過這種事就留在自己與朋友的對談間當睡前故事就好 。
國民黨警徽取代當初的日本旗,
不過殖民式的管理方式卻直到民國 78 才解除。
原本計畫要走穿霞喀羅古道的,只可惜後段路徑嚴重崩塌尚未開通,
所以選擇原路折返,實在讓人感到可惜。
回程,大家在田村台駐在所遺址休息。
即將回登山口前的小合照。這時還是帶小DC,成相效果現在看來好難接受。
石葦
日本板栗
川上氏槭
山桐子
粘小奧德菇
黄柳蘑 黃傘
第一次走入山林,有很多的感觸,除了與大自然的連結,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照顧與互助。
也許是因為大自然的獨特場域影響,從這一天起我就開始熱愛爬山,
這並非一篇仔細記錄的文章,卻是一篇對自己意奕重大的文章。
感謝身邊的夥伴,開啟了我的第一條山路。
地址:
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
而此處在警備道開通後更被日人視為重要的戰略據地,於1922年,大正十一年設置薩克亞金駐在所,在東翼小丘上設有砲台、西側設有瞭望台,原基地四週並設有削尖木椿與夯土雙層圍牆,可謂戒備森嚴。自1926年「鹿場連嶺道路」系統完成之後,此地成為通為檜山方向的起點,與田村台並列為當時登山健行的重要驛站。(檜山可到大鹿林道接往大小霸)
國民政府於36年接受後改稱「白石派出所」,直至民國78年隨著最後一名駐警的離開,而正式終結了這條舊道的警戒色彩,取而代之的是行旅山間的人們休憩落腳處。
老實說,這一晚還真的遇到了毛骨悚然的事情....
不過這種事就留在自己與朋友的對談間當睡前故事就好 。
國民黨警徽取代當初的日本旗,
不過殖民式的管理方式卻直到民國 78 才解除。
原本計畫要走穿霞喀羅古道的,只可惜後段路徑嚴重崩塌尚未開通,
所以選擇原路折返,實在讓人感到可惜。
回程,大家在田村台駐在所遺址休息。
即將回登山口前的小合照。這時還是帶小DC,成相效果現在看來好難接受。
石葦
日本板栗
川上氏槭
山桐子
粘小奧德菇
黄柳蘑 黃傘
第一次走入山林,有很多的感觸,除了與大自然的連結,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照顧與互助。
也許是因為大自然的獨特場域影響,從這一天起我就開始熱愛爬山,
這並非一篇仔細記錄的文章,卻是一篇對自己意奕重大的文章。
感謝身邊的夥伴,開啟了我的第一條山路。
相關網址:
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可於竹東搭乘新竹客運往五峰的班車於清泉下車
【自行開車】
可經省道122縣(南清公路),由竹東上山進入五峰後過桃山隧道至底可到達清泉部落,登山口在部落產業道路的盡頭。
原來那些菇都有名子喔= ="
回覆刪除當然都有名子啊~!!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