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竹][鐵道旅遊] 香山車站與巧遇龍柱工廠


8/5 這一次火車旅行來到了掛念已久的香山,一早才剛告別桃園馬上就進入新竹市。對於新竹的印象總是停留在山林之中,難得來到了海邊可不能放棄鼎鼎大名的香山濕地。
但在前往香山濕地之前,不忘好好駐足欣賞台灣難得的香山老車站。

建於1928年(昭和三年),由日本人建造。除了是台灣唯一一座用阿里山頂級檜木所製成的老車站以外,香山火車站同時還是典型「入母屋造式」的木造建築,也就是歇山頂式建築。非常的稀有難得。

   
   而什麼是歇山頂式建築呢?大家可以從老車站的屋簷看出端倪,簡單來說就是他擁有著兩層屋頂,比一般的屋頂更立體且有線條。



稍微跟大家解釋一下, 如果對於傳統建築稍有點常識的人就曉得在閩式建築中,我們都將建築物徹面,屋頂收斂的那面牆稱為『山牆』,因為其收斂成尖錐狀,形如山稜而取名,山牆通常都用以支撐梁柱,所以非常的重要,像我們平常逛老街所欣賞的雕飾便是這個部分。

而歇山頂顧名思義就是將山牆給「歇」了一歇,斷了以後再繼續延伸,但為了讓形狀好看在上層會有『收山』的動作讓建築的角度更磅礡,因此歇山頂式建築的屋脊比原本的四節在多了四節,結構由四條戧脊支撐起四條垂脊在撐起中間的正脊,是滿有趣的啦。

整體看來,香山車站可以很清楚的展現日式的建屋風格和態度,就好比台灣明明沒有風雪卻硬要做「破風」來裝飾的美感,以及大老遠運來阿里山檜木對於質量的堅持,日本人還真是用心呀。 
  
香山車站特別設計雙邊不對稱的設計風格,這樣的建築在平溪太子賓館附近的員工宿舍可以看到非常的多,想必當初的設計師非常喜歡這樣的建築部協調,讓整個建築感覺是被剖成一半似的,這也代表著日本建築師深受西方後現代與解構主義影響。

   喜歡老車站的清幽感,整個車站沒幾個人,站房也小小的大約兩坪左右。我搭的那班區間車就只有三個人下車,全站也只有兩個站務人員。

   說起香山,其實一開始也對這個地名滿感興趣的。原本以為是和檀香山或是與澳門珠海一帶早期名稱香山縣有關。但在後來查詢後才知道,香山區的名稱原來和原定居於此的道卡斯一族的竹塹社人息息相關,相傳香山一名是因為新竹西南一帶多是竹塹族人而且還有一座小山,於是一開始的漢人便稱此地為「番山」,不過日子久了,道卡斯人為了避免與漢人起衝突都遷往埔里去,香山一帶不但沒了原住民而且以「番山」為名實在不甚好聽所以改名香山。


離開車站,我便開始走向這次來香山的目的,風情海岸與香山濕地。但正當我踏上兩公里的長路沒多久卻看到了令人興奮的龍柱橫躺在石雕工廠旁,也許自己之前一直研究廟宇建築有點走火入魔吧,不過還是很值得分享。


因為工廠大門深鎖,所以只看到了躺在工廠旁幾近完成的兩支龍柱和兩組柱珠。上面的照片就是柱珠,是用來撐起柱子的底座,原本的功能是用來分離柱子和地面的,因為早期的柱子多為木製的和地面接觸容易受潮腐敗,但後來的柱子多為石柱或是現代的水泥柱,原本的功能便喪失了,如今只剩裝飾的作用 


   這樣倒下的龍柱還真的是很難見到,據說一枝柱子得花上師傅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除了紀錄片裡的畫面還真是第一次看到雕刻龍柱用的支架,只看一支鋼筋穿過龍柱看似可以旋轉柱身來協助雕刻,欣賞著倒下的柱子感覺得出台灣師傅手工的高超技巧。

龍柱對於台灣傳統宗教是十分重要的,人們總是追求精美的雕塑來讚詠與感謝神明的保佑,台灣的龍柱有各種各樣的材質與雕法,有金屬做的也有石頭做的,每一根龍柱都代表著信徒對於廟宇的重視與虔誠。


相關文章:




留言